我所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21-11-17 09:45 浏览次数:
分享: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我所在本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以下简称“神农奖”)中喜获丰收。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批神农奖共计3项,其中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动物支原体病防控创新团队获优秀创新团队奖。该创新团队始建于1958年,经三代科学家传承壮大发展至今。半个多世纪来,团队专注于猪、禽、牛羊等动物支原体病的感染、诊断与防控技术产品研究及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国家与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制修定我国唯一一个猪肺炎支原体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近五年发表论文72篇,授权国内外专利22件,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占动物支原体领域总立项数的39.1%(9/23)。团队现为亚洲支原体组织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支原体重点学科,在动物支原体学科领域处于国际前列、国内领先水平,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建立了动物支原体研究国际合作实验室,与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全南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团队崇尚学习型组织与文化建设,弘扬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命运之理念,努力打造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创新团队。

王芳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家兔重要疫病安全高效疫苗创制及应用”获成果一等奖。该成果针对疫病防控中疫苗产品和诊断技术缺乏及防控技术体系不完善等关键科技问题,历经40年攻关,设计、创建了高效表达兔出血症病毒结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以全悬浮、高密度培养的细胞制备病毒样颗粒抗原,创制了国际上首个兔出血症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攻克了传统疫苗抗原不能经细胞培养而获得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疫苗规模化生产和精准质量控制;研制成功家兔疫病系列灭活疫苗4个并实现产业化,首次在国内外创制了兔用联合疫苗,快速高效地控制了家兔重要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兔出血症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抗体检测新技术并制定3项农业行业标准,创建了以疫苗免疫为核心的疫病防控技术体系,整体提高了疫病防控水平。

张小飞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兽用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制造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获成果二等奖。该成果经十余年攻关,在兽用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制造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并产业化应用。发明了一种鸭肝炎病毒保护剂,突破了鸭肝炎病毒难于冻干保存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创制出全球首个商品化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攻克了耐热保护剂“兼容性”技术难题,研制出兼对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提供保护的耐热保护剂,创制出国内第一个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耐热保护剂活疫苗(La Sota株+H120株);并在以上研究基础之上创立了兽用疫苗耐热保护剂配方设计与筛选新技术“五步法筛选与评价系统”和“冷冻干燥智能控制程序系统”,解决了传统筛选方法的盲目性、随机性、工作量大的难题,以及冷冻干燥工艺单独依靠经验进行设计导致的冻干失败率高、耗时长的问题;成功研制出8个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并获新兽药证书,使13种兽用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在我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是2006年1月经农业部、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农业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是原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继承和延伸。主要奖励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其目的是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其评奖周期为两年一次。

 

附: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

           http://www.caass.org.cn/xbnxh/yw12/85895/index.html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