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秦应和教授赴南京、新沂和邳州等地,考察调研江苏家兔产业技术研发、智能化养殖及新兴业态等工作,为江苏兔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在南京,秦应和教授到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畜牧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叶小梅,兽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陈晓强及创新团队开展座谈。叶小梅与陈晓强分别介绍了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布局和科研成果等。家兔重大疫病防控创新团队、家兔健康养殖创新团队汇报了兔病毒病防控岗位、南京综合试验站在规模化兔场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和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等方向的研发成果,及在推动技术落地中的“岗站”实践探索。秦应和教授充分肯定团队发展定位及取得的成绩,并针对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他指出,科研工作需紧扣产业需求和堵点,以“场景应用”为导向,聚焦关键技术;体系岗站需“下沉一线”,通过高频次调研与多维度讨论,从生产视角和全国高度,优化提升技术方案的 “适用性”和“性价比”,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效能,服务江苏地方兔产业发展。
随后,秦应和教授赴新沂、邳州,考察“岗站”服务产业的工作成效。新沂和邳州是南京综合试验站的两个示范县,宠物兔、肉兔及实验兔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应和教授先后调研了新沂市堰头宠物兔电商产业园和裕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养殖场,邳州市东方养殖有限公司和小河科技有限公司;观摩了家兔健康养殖创新团队研制的“笼养动物智能饲喂系统”应用场景。他指出,江苏兔产业发展极具特色,宠物兔作为新业态,还需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丰富产品多样性;实验兔作为生物医药研发的关键载体,应持续加强联合研究,深耕种源攻关,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提供“中国样本”;在传统产业升级中,智能设施装备只有不断契合产业发展,才能真正服务主流用户。同时,他还肯定了“岗站”在江苏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做出的成绩,并对我院亚夫科技服务“新沂草桥工作站”服务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秦应和教授表示,家兔产业正从“传统养殖”向“科技驱动”跨越,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将深化与地方合作,以科技赋能产业全链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
江苏省畜牧总站朱慈根研究员、畜牧研究所副所长朱欢喜、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宋艳华、体系兔病毒病防控岗位科学家王芳研究员、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翟频研究员及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